蜿蜒萬里的黃河水,穿越峽谷而來,行至山西省忻州市偏關縣境內,拐出一道完美的環灣,名為老牛灣,成為黃河入晉第一灣。
老牛灣。
綠絲帶般的黃河水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蜿蜒東流,一壟一壟整齊的農田、一排排葳蕤的樹木依偎在黃河兩岸,一座座石磚窯洞的民舍點綴其間。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鞍倮锊o梨棗樹,三春哪得桃杏花”,作為“外三關”的偏頭關,曾經守得住要塞關隘,但因為靠天吃飯,農業生產水平極低,始終越不過“貧困關”。
自全國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偏關縣“人人參與脫貧,個個助力振興”,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到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偏關形成“一業帶強、鞏固成果、銜接振興”的發展新格局……
如今,在一個個產業的帶動幫扶下,偏關這個曾經的國定貧困縣,省定深度貧困縣,正從2019年順利脫貧摘帽走向鄉村振興。今日的偏頭關口依舊,黃河依然安瀾,但是天地已是大不同。
“噠噠噠”,6月6日,新關鎮營盤梁村興營勞保手套加工廠里,15臺編手套機運轉著。一盤盤絲線,在旋轉中搖身一變,一雙雙勞保手套成型。套上皮圈、腳踩機器,一旁角落里,三位村民正在用鎖邊機熟練地給手套收邊。
偏關縣新關鎮營盤梁村興營勞保手套加工廠。
“現在一天能做2000多對手套,一個月有了2400多元的收入?!?2歲的張興榮笑著說,真是沒想到,我這個家庭婦女,在家門口就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曾經的勞保手套廠,產量低,銷路窄。2020年,營盤梁村與偏關縣扶貧車間達成合作供銷模式,對內通過重修薪酬分配方案、聘請技術員改進生產技術等一系列舉措優化管理,對外根據市場需求創新豐富產品種類、聯系零售商進行產品代銷等途徑拓展市場,僅僅2年時間,手套廠年度營業額達51萬元,創歷史新高。
“如今,手套廠已經與多家電力公司簽訂采購合同,預計今年銷售手套20萬對,實現利潤達13萬元,有效促進村級集體收入增加,開辟了群眾就業增收新渠道?!毙玛P鎮鎮長楊文俊介紹說。
偏關縣新關鎮高家上石會村。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年年災情多”,描述的是距離營盤梁村30分鐘車程的高家上石會村。雖然環境惡劣,卻是偏關縣少數幾個能夠種植水果的村子之一。梨樹種植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香甜的口感,讓“高山酥梨”知名于省內外。
高家上石會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突出“一村一品”,以“梨”產業引領鄉村振興。先后完成酥梨流轉土地500畝,變農戶分散經營為合作社統一管理。同時,縱向延伸產業鏈條,實現梨果的存儲、加工與銷售。
“目前已建成2座酥梨儲存專用冷庫,共可儲存酥梨約60萬斤。”新關鎮黨委書記李彥明介紹,2022年新修建的1座酥梨加工車間,穩步推進酥梨膏為代表的梨產品精深加工,持續提升產業效益。
偏關縣新關鎮高家上石會村村民高長后在果園里打理梨樹。
綠意蔥蘢的六月,梨果雖未成熟,但山坡上的梨林里,仍在陽光下流瀉著醉人的色彩。2018年,在原有400余畝酥梨種植的基礎上,村里引入200畝玉露香梨。歷經5年,在今年10月份,玉露香梨可以掛果了。最近,可忙壞了村里的果農高長后,剪枝、施肥、澆地……但他心里特敞亮,他知道,這是可喜的忙,可盼的忙。
2022年,高家上石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近5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3000多元。今年,占地1200平方米、集果品生產、存儲、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示范園區即將建成,梨銷產值將達80萬元,全村人均增收約1370元。
老牛灣,長城與黃河在這里“握手”。
一個個產業項目的落地、一次次扶貧產業的幫扶,一張張洋溢幸福的笑臉……夏日里,一泓清澈的黃河水,奔流不息,見證著黃河人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未來,一定充滿新希望。(攝影 盧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