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明年中國經濟怎么干?看要點梳理→
2023年經濟工作情況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風險,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當前經濟需要克服的困難和挑戰
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當前經濟形勢研判
綜合起來看,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
“五個必須”
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優勢,使國內大循環建立在內需主動力的基礎上,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
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發展和安全要動態平衡、相得益彰。
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2024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
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政策部署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
增強財政可持續性,兜牢基層“三?!钡拙€。嚴控一般性支出。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九項任務”
2024年經濟工作重點內容
一、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
二、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
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
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培育發展新動能。
完善投融資機制,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
三、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
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
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落實金融體制改革。
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
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認真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等問題,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游的堵點。
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五、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六、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
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標準。
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七、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
要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
八、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落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九、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
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發展銀發經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