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作為國家戰略,是一以貫之的” 產業加速上“新”催生蝶變效應 “綠色動能”助力高質量發展 大步跨越山海聯結世界 民生為本凝聚共同奮進力量
從巍峨矗立的雪山到蒼茫無垠的沙漠,從綠草如茵的草原到雄偉壯麗的高原……西部地區幅員遼闊,涵蓋1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特別是黨中央對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來,西部地區發展成效顯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9%,不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更為國家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戰略空間。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指出,要一以貫之抓好黨中央推動西部大開發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
產業加速上“新”催生蝶變效應
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里,激光器噴射出的光束快速飛舞。短短幾分鐘后,火柴頭表面就出現了清晰的字跡。
“科技創新為傳統產業轉型持續賦能,這種超快激光器可以解決傳統加工方式解決不了的問題,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信息領域?!惫靖笨偨浝黻惪⊥f。
從“老笨黑粗”的傳統產業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西部地區牢牢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地區發展新動能。
這是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拍攝的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焊裝車間生產線(2024年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高彰 攝)
據統計,西部地區已打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9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電子信息、航空等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工業增加值由2019年的5.8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1萬億元。
在西南,川渝兩地電子信息制造業總規模超1.6萬億元,綜合實力躍居全國前列;在西北,陜西“追光計劃”實施兩年多來,光子產業總產值以每年50%的速度遞增,企業數從不足100家增至320余家……
“數字經濟”正成為西部產業發展的熱詞。內蒙古大力推動5G技術、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寧夏力爭在2024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6%以上;貴州今年要推動數字經濟實現質的突破,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要達到45%以上、規模突破萬億元。
2023年5月23日,工作人員在貴州大學省部共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算力中心機房檢查設備。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西北大學副校長吳振磊認為,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產業基礎逐漸夯實、類型趨于多元、帶動效應增強,隨著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有助于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釋放更大潛力。同時,一批因地制宜加速布局建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綠色動能”助力高質量發展
西部地區是我國能源資源富集地,對于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型能源體系加快建設,西部地區豐富的水風光資源被充分利用轉化為清潔能源,送往大江南北,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動能”。
來自雅礱江流域的清潔電能,只需3到5毫秒就可“閃送”至川渝、華東和華中等地的電力負荷中心。作為國家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累計發電量已突破1萬億千瓦時,綠色清潔能源發電量減排二氧化碳約8億噸。
這是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拍攝的雅礱江柯拉光伏電站(2023年6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
從“沙戈荒”里的藍色“光伏海”,到雪域高原上矗立的白色大風車,西部地區發展清潔能源的潛力和勢頭吸引了眾多新能源企業,太陽能電池、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已成為西部地區產業新名片。
甘肅省嘉峪關市加快布局新能源產業,已形成年產15萬噸風電塔筒、25萬噸光伏支架、1吉瓦高效光伏組件的生產能力,光伏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93萬千瓦;重慶加速形成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預計2024年汽車制造業產值將達5500億元;世界級鋰電產業基地在四川初見雛形,“鋰電之都”未來可期……
這是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行的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展示的新能源汽車換電系統(2023年6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旭 攝
與此同時,西部地區加快推進生態修復、環境治理。
寧夏銀川,賀蘭山運動休閑公園里,樹影婆娑,波光粼粼。曾幾何時,這里因礦產資源無序開發而滿目瘡痍。
40處點位整治修復,近1.4萬畝礦坑環境得到有效治理……在地方政府對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治理下,曾經的砂石采礦塌陷區已變身為一座集生態旅游、運動休閑和葡萄酒文化體驗于一體的主題公園。
大步跨越山海聯結世界
過去的西部,山高路遠。如今,陸海新通道上的貨船、馳騁奔忙的中歐班列,正發出西部各省份跨越山海、聯結世界、向外開放的時代強音。
在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一列裝載機械設備、汽車和筆記本電腦的中歐班列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等待發車(無人機照片,2024年5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內,裝載著摩托車配件、電腦配件等貨物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將自此一路向南,駛向廣西欽州港,最終抵達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盟國家。借助這條貿易通道,超過1100種貨物品類通達全球121個國家及地區的503個港口。
在廣西欽州港碼頭,多艘海輪在排隊卸貨(無人機照片,2024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從內陸山城到出海門戶,西部陸海新通道助推“中國西部制造”加快走向全球,也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送至中國西部廣闊的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西部地區進出口總額達3.7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37%。
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正在西部形成,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帶來新機遇。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西部地區累計開行中歐班列3.5萬列,占全國總數的50.5%;布局建設6個自貿試驗區和40個綜合保稅區。
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不久前,占地約100畝的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在這里正式投用。
“中哈物流場站項目建成投用后,兩國‘樞紐對樞紐’的物流通道將形成,進一步推動中國—中亞地區開展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加緊密的共贏合作。”西安浐灞國際港黨工委書記孫藝民說。
北起中國昆明,南至老撾萬象,縱貫山巒、橫穿江河的中老鐵路已成為聯結域內國家的重要紐帶。云南抓好中老鐵路運營和沿線開發,加強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推動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截至3月12日,中老鐵路已累計發送旅客3020萬人次,發送貨物3424萬噸,其中跨境貨物超780萬噸。
陜西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談潤卿說,西部地區積極參與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構建多層次開放平臺,對推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舉足輕重。
民生為本凝聚共同奮進力量
中鐵十一局集團西康高鐵長安制枕場,一根根用于鋪設高鐵的軌枕加快產出。
“到今年年底,枕場將完成西康高鐵所有軌枕的預制任務?!遍L安制枕場項目負責人張建軍說,西康高鐵建成通車后,將使西安和安康兩地間鐵路通行時間從3.5小時縮短至約40分鐘,極大地便利沿線群眾出行。
這是2022年5月19日拍攝的和若鐵路依木拉克特大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隧道穿越山梁溝峁,鐵龍奔馳戈壁沙漠,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在西藏,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十年間實現翻番,拉日鐵路、拉林鐵路先后建成通車,川藏鐵路加快推進;在新疆,交通網絡加快延伸,和若鐵路與格庫鐵路、南疆鐵路“牽手”,成為全長2712公里的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在青海,G109小峽口改建工程唐蕃隧道下穿西和高速公路段施工全部完成,工程建設取得新突破。
基礎設施條件大為改觀,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西部地區總人口占全國近三成,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至關重要。
地處黃土高原的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過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打電話要到山頂上找信號,村里幾乎沒有像樣的產業。近年來,南溝村推動現代農業、生態觀光、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環境好了,百姓富了。
“種蘋果一年能收入9萬元,我還給別的果園剪枝、壓條,現在成了村里的技術工人?!贝迕褛w永東細細算著賬,“我老伴現在在村里的景區工作,一年也能收入3萬元。”
據統計,西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9年的2.4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3.1萬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59.94%。
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每年8級以上大風天氣達200天,最低氣溫零下40攝氏度……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雙湖縣,被稱為“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
2022年7月,西藏實施雙湖縣第二批高海拔牧民生態搬遷,南部4個鄉鎮的牧民告別苦寒高遠的藏北,前往新家。從海拔5000多米的雙湖縣多瑪鄉,搬遷到海拔3600多米的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村,42歲的村民桑珠一連用幾個“更好”形容新生活:“氣候更好了、房子更好了、日子也更好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指出:“西部大開發作為國家戰略,是一以貫之的。沒有任何動搖,更沒有削弱,而是不斷加強和完善。我們現在還在繼續推動這項工作。久久為功,自強不息,止于至善?!?
在西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廣大干部群眾正同心攜手,用勤勞和智慧譜寫著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篇章。
文字記者:沈虹冰、劉書云、石志勇、張斌、雷肖霄
編輯:郝靜、郝亞琳、馬晶、姜子煒、鄔金夫
海報設計:馬發展
統籌:王潔、曹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