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隨著燕磯長江大橋北岸主塔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由湖北交投投資、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四主纜體系懸索橋主塔全部封頂,標志著大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下一步將轉入主纜施工階段。
燕磯長江大橋位于鄂黃長江大橋下游6.5公里處,是鄂黃第二過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層設計為高速公路,下層為城市快速路。由于臨近鄂州花湖國際機場,考慮到塔高受限、航道需求、生態紅線以及橋位地質條件影響等因素,大橋采用雙塔單跨設計并一跨過江,主跨1860米。
中鐵大橋局燕磯長江大橋項目部總工程師李陸平介紹,燕磯長江大橋離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僅5公里,受航空限高影響,大橋橋塔僅設計為195米。巨大的跨度配上相對低矮的主塔,這就要求塔柱必須足夠“粗壯”,才能承受住巨大的壓力。大橋北岸主塔為超厚壁結構,采用外腔八邊形,內腔圓形的設計。主塔標準段截面壁厚少則3.2米,多達4.25米,是國內所有混凝土橋塔中最大的壁厚。
壁厚增加了,混凝土強度也相應提高,這就給混凝土溫控抗裂帶來了挑戰。為此,在使用C60高強度混凝土的基礎上,中鐵大橋局研發了能自適應塔柱的尺寸,且配備智能養護系統的超級爬模系統。架體在爬升過程中,可隨塔柱截面變化而自動伸縮。爬模中的雙層智能養護系統,可通過造霧養護和蒸汽養護,實現“夏天吹空調,冬天蒸桑拿”??刂葡到y通過布設溫濕度監測元件,能實時監測養護區域溫濕度,并根據溫控要求自動調整養護指令,在有效提升施工安全性、自動化、智慧化水平的基礎上,也保證了混凝土施工質量。
李陸平介紹,大橋在湖北省內首次采用主塔鋼筋部品整體吊裝工藝。鋼筋部品化施工將鋼筋綁扎、鋼筋焊接、墊塊安裝、預埋件安裝等大量高空作業轉為地面作業,降低了安全風險、提升了工程建造質量,作業更高效。
作為鄂州國際物流核心樞紐的綜合配套工程,燕磯長江大橋是鄂東空鐵、空陸聯運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過江通道,也是充分發揮黃岡、鄂州、黃石三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比較優勢,推動三市跨江聯動開發,促進黃鄂黃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工程。大橋建成后,黃岡到鄂州花湖國際機場車程僅需15分鐘,對于打造臨空經濟區、拉開航空都市區發展框架,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網和過江通道布局,強化武鄂黃黃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經濟日報記者 柳潔)
7月14日,燕磯長江大橋北岸主塔封頂。至此,這座世界最大跨度四主纜體系懸索橋全部封頂,下一步將轉入主纜施工階段。
燕磯長江大橋位于湖北鄂黃長江大橋下游6.5公里處,上層設計為高速公路,下層為城市快速路。由于臨近鄂州花湖機場,考慮到塔高受限、航道需求、生態紅線以及橋位地質條件影響等因素,大橋一跨過江,主跨1860米。
作為鄂州國際物流核心樞紐的綜合配套工程,燕磯長江大橋是鄂東空鐵、空陸聯運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過江通道。大橋建成后,將對于打造臨空經濟區、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網和過江通道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總臺記者 倪晶依 李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