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陶寺遺址博物館將于11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這座位于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入口的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四大早期都邑性遺址”之一——陶寺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4300年的歷史記憶,成為公眾深入了解中國歷史和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圖片來源于網絡
陶寺遺址博物館由山西建投集團旗下一建集團承建,總建筑面積近萬平方米,展廳面積約5000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出土文物展示區,設備用房,保護、研究用房,陳列布展工程,安防技防工程等。作為一座專題性遺址博物館,館內布局合理,設有陳列展示區、考古實驗區、觀眾體驗區、多媒體廳、觀眾服務區、藏品庫區、技術研究區及設備設施區。
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堅持創新思維,將項目建設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轉變為創新點、創效點。比如,根據地理位置情況,項目團隊巧妙運用“坑中坑”結構形式,實現了支護可靠、區域保護、水土保持的三重目標;以“重力自流+內排水”形式貫通項目排水系統,并形成成套的排水系統技術等。秉持綠色節能的建造理念,項目團隊積極應用地源熱泵系統;優化施工工藝,持續完善水土保持措施體系,有效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在項目管理方面,項目團隊全過程應用BIM技術,對項目中的關鍵性方案、施工組織、工程重難點等進行深入策劃和優化,在控制質量和精度的同時,大幅提升了建設效率。此外,項目團隊積極推行大工區制管理,通過精細化的施工推演、系統聯動和分階段策劃,高質量推動項目建設,最終實現如期履約。
如今,一座穿越千年,傳遞距今4000多年文明的陶寺遺址博物館建成,等待開放之日,由觀眾揭開其神秘面紗。
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悉,整個館展陳內容圍繞“今日中國,陶寺走來”這一主題,分為文明蘊化、堯舜治世、先祖風華、地中之都、都城衰落、探索歷程六個展廳。在這里,可以看到陶寺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的實物、圖片、影像、文獻資料,感受陶寺遺址40年來考古發掘與研究的歷程及成果。
陶寺遺址博物館項目是建投集團積極參與推進歷史文化傳承,助力文物保護修復的又一代表性工程。近年來,建投集團在仿古建筑、文保修繕領域持續探索,承建樓、塔、廟、館、院、街等系列古建工程百余項,業務覆蓋河南、河北、安徽、甘肅、內蒙古、山東、天津、湖南、重慶和省內各地。先后實施并完成國內仿唐第一塔——甘肅涇川大云寺舍利塔,魯班獎、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工程——鸛雀樓,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工程——中國堯帝祭祀大殿,國家優質工程——河曲隩濱閣重建工程,全省首個“住建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晉國博物館工程等項目,以匠心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產。
甘肅涇川大云寺舍利塔
鸛雀樓復建工程
晉國博物館
中國堯帝祭祀大殿
此外,聚焦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投建運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臨汾園區,構筑集古建項目策劃、咨詢、研發、設計、生產、施工、運營一體化的傳統建筑全產業鏈,具備年產1萬立方米大木構件、6萬噸鋼結構構件的生產能力,“古建晉軍”品牌持續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