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12月9日電(劉默涵)斐樂、始祖鳥、卡爾美等品牌深受體育愛好者的喜愛。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這些享譽全球的品牌背后,都有福建晉江企業的身影。
近年來,晉江的民營企業通過品牌并購,積極布局國內國外兩大市場。截至目前,晉江企業并購的國際品牌數達43個。
晉江企業“海淘”國際品牌
安踏集團引領晉江企業海外并購風潮。這是安踏集團展覽館展示的公司產品(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談到晉江企業的海外并購風潮,安踏是一個繞不開的案例。
從2009年開始,安踏先后收購了意大利斐樂在中國地區的專營權及商標使用權,芬蘭亞瑪芬體育及其旗下的始祖鳥、薩洛蒙、威爾勝等品牌,以及英國時尚運動品牌斯潘迪。
通過一系列戰略布局和整合管理,安踏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上不斷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
根據安踏體育2023年財報顯示,該公司全年營收623.56億元,比增16.2%,經營利潤153.67億元,超越耐克中國、李寧、阿迪達斯中國等強勁對手,成為國內運動品牌中“最靚的仔”。
今年2月1日,亞瑪芬體育成功在紐交所上市,標志著安踏集團的全球化征程又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在安踏的示范效應下,晉江的眾多企業也借助品牌并購走向世界,加速國際化步伐。
在安踏的示范效應下,晉江的眾多企業也借助品牌并購走向世界。這是特步集團智能運動鞋生產線上,工人們在趕制出口訂單(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例如,特步收購了蓋世威、拉丁、索康尼、邁樂等國際大品牌,構建了大眾運動、專業運動、時尚運動三大領域的品牌矩陣;恒安集團認購芬蘭的芬漿有限公司發行股本約36.46%的股份,收購馬來西亞皇城集團50.45%的股權;遠祥公司收購西班牙著名運動品牌卡爾美;喬丹體育收購了茵寶中國區的所有知識產權以及所有業務。
晉江的企業,大多數是從改革開放初期開始,在市場經濟中不斷搏殺成長起來的。從“三閑”起步、“三來一補”起家,到代工生產,再到自主品牌崛起、匯聚成晉江“中國品牌之都”,直至如今不斷做強自主品牌與并購國際知名品牌“兩翼”并舉,晉江企業在參與全球化競爭中,眼界與格局日益宏闊。
從品牌新賽道搶占競爭新優勢
在晉江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肖芳族看來,晉江企業的海外并購,與此前的名人代言、在權威媒體推廣品牌等戰略,是一脈相承的,都是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晉江企業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選擇。
通過“海淘”國際品牌,一批晉江企業邁向“世界企業”的新征途。這是安踏集團設立的博物館和數字化智慧運動綜合體——安踏982創動空間(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國內市場起步階段,誰家的品牌叫得響,誰就占得先機。經過40多年的市場洗禮,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已更加多元化,消費視野也更加國際化。”肖芳族分析說,海外并購使晉江企業通過獲取國際知名企業的品牌、技術和營銷渠道,提升了企業實力和產品品質,繼而在國際國內兩個大市場都有效擴大了市場份額,獲得了新的競爭優勢。這是晉江企業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一條競爭新賽道。
對此,卡爾美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柯永祥深有體會。
卡爾美品牌創建于1960年,是歐洲十大知名運動品牌之一。柯永祥和哥哥柯永遠創辦的遠祥服裝織造有限公司,曾為卡爾美代工。2014年,遠祥公司取得了卡爾美品牌在中國的商標所有權,開始獨立經營卡爾美在中國的業務。
憑借對本土市場的了解,卡爾美(中國)的銷售業績不斷翻紅,2018年的銷售額達到8億元。
這是位于泉州晉江的卡爾美(中國)有限公司展示的“卡爾美”運動服裝(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2018年,為了謀求品牌更大的市場空間,遠祥公司以近3億元的資金控股卡爾美,從此卡爾美成為一家中國資本、中國制造為主導的全球品牌。2023年,卡爾美實現產值14億元,并在中國的足球市場領域,拿下了近80%的市場份額。
駕馭“國際品牌”倒逼“苦練內功”
通過品牌并購,一批晉江企業正行進在“中國企業”邁向“世界企業”的新征途上。
晉江企業的全球化競爭力與底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企業全球化能走多遠,取決于對不同價值觀的理解和包容。”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這需要企業在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融合上多下功夫,不斷“苦練內功”。
丁長發認為,企業品牌全球化的關鍵,在于是否能構建一支全球化的人才隊伍,并在各個區域市場實現本土化。這需要企業建立一個既能保持集團統一性,又能靈活適應各地區市場環境的管理體系。
2024年1月,丁世忠在安踏2023年度總結會上發表了《打勝仗是不變的信仰》,對外分享了安踏獨有的三大核心能力——多品牌協同管理能力、多品牌零售運營能力、全球化運營與資源布局能力。丁世忠說,三個能力圍繞“品牌+零售”的商業模式相互依托,是安踏實現全球化的核心競爭力與底氣。
在晉江,一批和安踏一樣的企業,也正在通過國際并購的“倒逼”,不斷夯實自己的人才儲備、提升全球化管理能力和運營能力。
此外,全球化的道路上,風險與機遇并存。在搶抓機遇的同時,如何構建風險的“防火墻”?這些年,興業銀行發揮金融專業優勢,幫助安踏集團、華峰集團等不少企業實現了海外并購。
興業銀行泉州分行投資銀行部負責人表示,國內企業通過并購國際品牌參與國際競爭,正確掌握和應用“金融工具箱”,是防范或分散并購風險的重要路徑。例如,不過度依賴企業自身的自有資金,可以考慮引入戰略資本,共同搭建由企業主導、控制的基金,以基金的形式并購海外標的,有利于分散和降低風險,幫助企業的跨國并購之路走得更為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