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9日電 題:“龍抬頭”為何在“二月二”這一天?
——專訪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蕭放
中新社記者 馬帥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每年春節過后都會迎來一個比較特殊的節日——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節。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敝f,“二月二”作為傳統的春耕節、農事節,一些與龍相關的習俗流傳至今。這一天,人們通常會去剪新春后的第一次頭發,俗稱“剃龍頭”,以祈求開年有好兆頭、全年有好運氣。吃食也多以龍的部位命名,面條稱為龍須面,烙餅叫作龍鱗,餃子則叫龍牙。
何謂“龍抬頭”?又為何在“二月二”這一天?從自然天象到民間節俗,“龍抬頭”有何特點和意義?從古代先民到如今的全球華僑華人,人們對龍的喜愛何以流傳至今?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蕭放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解讀日常民俗背后的文化意涵。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有民諺稱,“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岸露弊鳛閭鹘y節日是如何產生的?作為春耕節,古人如何慶祝這一天?
蕭放:“二月二”作為節日與中國傳統社會的特性有關。古代中國是農耕社會,農業是最主要的生產方式,人們依土而生,對土地莊稼、農作物種植特別重視。立春之后農耕時間即將到來,百姓為祈求豐收,對土地會有特別的禮敬,體現出先民對土地的崇拜。
古代有社日,特別是春社及土地神生日,正好就是農歷二月初,人們會去社廟祭祀,喝酒敲鼓。唐朝設有中和節,也是為了企盼豐收,定在二月初一。唐宋時期,每逢這個時節,人們會去春游踏青,出郊拾菜,謂之“挑菜節”。另外,人們還要在這天“迎富貴”,吃“迎富貴果子”。
根據現有史料,“二月二”成為與龍有關的節日,是后來發展演變的結果。元人熊夢祥《析津志》記載元大都風俗,已有“二月二日,謂之龍抬頭”之說,里面提到,“五更時,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糝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內,男子、婦人不用掃地,恐驚了龍眼睛”。
明代相關資料更多,如《宛署雜記》稱,“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龍作為民俗文化傳說中的神物,能騰云駕霧、司水布雨、消災降福,對龍的禮敬和喜愛蘊含百姓祈求豐收的心愿。
中新社記者:“龍抬頭”的說法是怎么來的?為何是在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
蕭放:除了與龍相關的民俗文化內涵,“龍抬頭”源于古人對天文的觀測和想象。古代先民很早就通過觀測天象來確定農時,“龍抬頭”就是其中一種時節天象。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稱作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為四大組,形成“四象”,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東方的七個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們組成一個龍的形象,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
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春秋農時周期相一致。農歷二月初二前后,春耕開始之際,蒼龍七宿在東方地平線上開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龍首角宿,古人形象地稱之為“龍抬頭”。這是先人利用天文關照指導農事活動,“龍抬頭”意味著農耕季節到來,為了防春旱,人們通過祭祀“龍神”來求雨。
天文學中,“龍抬頭”的陽歷日期相對固定,至于其農歷日期為何會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我個人認為或許還跟古人對節日時間的選擇習慣有關,比如農歷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自古以來都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中新社記者:農歷二月初二有哪些與龍相關的習俗?節日的演變體現了何種中華傳統文化特色?
蕭放:除了春社日土地祭祀等習俗,“二月二”這天還有不少“龍抬頭”相關的節俗,如“引龍”。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蝎子、蜈蚣都露頭”,農歷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后,百蟲開始蘇醒,為了抵抗蟲害,人們會引龍驅毒蟲。在飲食習俗上,當天的吃食多以龍的部位命名,面條稱為龍須面,烙餅叫作龍鱗,餃子則是龍牙。
明朝以后,這些習俗已較為普遍,人們主要將其作為求雨驅蟲的節日。趙縣范莊龍牌會2006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地每逢這個節日都要舉行隆重的祭龍活動,包括迎龍牌、祭龍牌、送龍牌,寄托人們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
龍抬頭節延續至今,已被賦予新的現代意義。從傳統農業意義上的節日發展為今天的公共節日,龍形象已從早期的民間信仰變成現在的民族文化符號,龍抬頭節不只是求雨驅蟲,更代表了當下人們昂揚向上的精神,對新的一年開啟新篇的熱切期待。
中新社記者:從古代先民到如今的全球華僑華人,人們對龍的喜愛流傳至今。您如何看待龍文化的傳承?
蕭放:在古代民間,龍是吉祥之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后來在宮廷文化中演化為帝王的象征。進入近現代,基于龍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的特殊地位和美好寓意,龍除了繼續以民俗表達的方式存在,又被升華為民族象征和身份認同的標志。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龍的蘊意有變化有傳承,人們對龍的喜愛與敬畏之情一直存在,讓龍文化擁有了經久不息的生命力,滲透入中國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到今天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仍在頻繁使用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或表達祝福,比如龍騰虎躍、龍馬精神等,舞龍表演也在海外廣受歡迎。
如今,龍文化不僅是獨特的文化積淀,更成為一個民族精神活力的體現,它對現代社會發展、加強民族認同、弘揚民族文化、團結海內外華僑華人等都具有積極意義。(完)
受訪者簡介:
蕭放,北師大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歲時禮俗、人生禮儀、歷史民俗學與社會文化史。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非遺專家庫成員,全國文化藝術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民政部第三屆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副會長、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節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出版著作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特等獎、全國高校人文社科一等獎等多項政府與行業獎勵。